01.
前两天后台看到了一个留言:
“小编,我终于把一个朋友拉黑了,但我觉得自己一点都没有做错”。
留言的这个姑娘名字叫小米,拉黑的是自己10年的朋友。
两人从上高中开始认识,小米就一直被“麻烦”了10年。
“小米,帮我带个饭吧,我不想出门”
“小米,你不是学英语的吗,帮我翻译个文档吧,外面翻译好贵的”
“小米,我想去你的城市旅游,你帮我定个酒店呗”
“小米,你家里不是有人搞装修吗,我家房子下来了,能不能帮我设计一下”
......
帮的另一个意思就是,不用给钱。
想着是朋友,小米一直很包容的忍了,结果因为一件事,两个人彻底的闹掰了。
前两天朋友跟小米说,着急用钱,但小米也周转不开,于是说等明天开了工资,立即给她转过去。
结果对方一句谢谢没说,反而说了一句:“其实我不缺钱,就是钱都存在银行里,懒得去取,也不想浪费利息。”
小米瞬间就蒙了:“你的利息是利息,我的利息就不是吗?”
结果对方反而指责小米:“不就借点钱吗,你至于吗,你家里那么有钱,差这点吗?”
那一瞬间,小米说,自己终于看清了这个人。
自己把对方当朋友,而对方只把自己当傻子。于是平静的拉黑了对方所有的联系方式。
10年感情,此刻像个笑话。
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助人为乐,但越来越发现,有些人无论大事小事就喜欢麻烦别人。他们打心眼里觉得,别人帮他就是理所应当的。有一天你要是不帮了,反而还会指责你,举手之劳都不肯帮忙。
他们根本不懂得:“帮你是情分,不帮是本分。”

02.
人生在世,总会有麻烦别人的时候,适当的麻烦能增进两个人的关系,而过度的麻烦还不懂得感恩就是给人添堵。
朋友晓晓是个设计师,她曾说,不夸张的说,几乎每隔几天,都会有人找到她,让她帮忙“免费无偿”的设计logo、海报等各种东西。
说没时间,对方说不着急;说不会做,对方说随便做做。反正什么理由,都给打回来。无奈只能说自己收费,结果再没有一个人上门找。
她说:“谁是真的需要那几个钱呢?你好歹主动发个小红包,也能让人心里舒服点。”
可理直气壮麻烦你的人,别提红包了,他们觉得“谢谢”都多余。
不随便给他人添麻烦,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教养,可有些人,是真的没教养。
无论是你的钱、还是你的人脉,都被他们时时惦记着,理直气壮的打着各种旗号占便宜:
“你工资高嘛,所以得请我们吃饭”
“你朋友多,帮我找找关系”
“你有车,捎我上下班呗”
而你做的一切,对他们来说,帮就是小忙,不帮却是“天理难容”。
但不是每一份善意都会妥协对待,你做的越多,对方只会期望值越大。你越迁就,对方反而变本加厉。你帮了对方九次,一次不帮就成了坏人。
特别赞同一句话:“给别人添麻烦的原因,可能来自于无知,来自于没有素质,可是一切的根源通通在于他的自私,从没有把别人放在心上。”

03.
心理上没有负担,是伸手党的最关键特点。而你能做的,就是勇敢说“不”。
能麻烦你一下吗?不能。
能借点钱给我嘛?没钱。
能帮我一件事吗?不帮。
梭罗在《瓦尔登湖》里写道:“我们生活得太拥挤。因此我觉得,我们缺乏彼此尊重。”
既然对方不够尊重你,那你也无需给对方留脸面。
很多人觉得中国是人情社会,感情就是相互麻烦出来的。
朋友之间自然可以相互麻烦,但不代表,麻烦别人觉得天经地义,为难了别人还毫无自觉。
我们都是成年人了,应该有分辨人的能力,谁是值得肝胆相照的真朋友,谁又是透支人情的假朋友。
看人不能看表面,日久必现原形。
人最怕信任后的利用,温柔后的冷淡。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的真心,你的善良,应该带点锋芒,不应该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。
有滴水之恩的人不忘,喜欢麻烦你的人远离。
人生很短,把时间留给值得的人。
相关文章: